浙江路桥420吨桥身定位精度需在2厘米内恢复1908年时的靓丽容颜
上海百年老桥——浙江路桥已恢复1908年时的靓丽“容颜”,踏上“回家”旅程。上海市路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路桥仍将保持机动车单向交通,以尽量减轻桥梁负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剂让百年老桥延年益寿,突出这座目前亚洲仅存的鱼腹式钢桁架桥梁的文化价值。
420吨桥身定位精度需在2厘米内
在移桥准备过程中,桥身已于17日从厂房中提前移出,移到了苏州河岸边。18日6时,桥梁复位施工开始。大型吊机吊住桥梁的南端,原先桥身下的一辆模块车撤出,北端的桥身下则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剂用一辆模块车支撑。在吊机和模块车及卷扬机等设备的配合下,桥身缓慢地向苏州河方向移动。9时许,桥身南端底部的支座已位于苏州河岸边的浮箱上方。浮箱上已事先做好了左右两个支架,支架上方还设有挡板,以防止架在支架上的支座在移动时左右偏移。10时30分,桥身南端支座终于就位在支架上,缓慢向苏州河南岸移动。
浙江路桥前后两次吊装均由上海建工(600170,股吧)机施集团承担。相比于5月份将桥身移送至厂房的过程,此次复位过程对吊装作业又进行了多方面改进。此次采用了千斤顶循环落架技术,并辅以全方位限位措施,让420吨的桥身能定位精度达到2厘米之内的要求。
“修旧如旧”,要保证再用50年
浙江路桥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加固维修,使其外观与1908年建成时有了不少变化。此次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来两端平的横梁改成了最初带弧度的横梁,两侧人行道的栏杆也改为了鱼鳞状,桥身主体两侧的杆件经过更换调整,中间大、两头小的鱼腹式形状更明显。由于将之前的混凝土桥面板改成了钢桥面,桥身自重减轻了近200吨。将来通车后,桥面上仍将维持机动车单向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