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等级公路如何使用使用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剂防止冻融破坏和融雪剂腐蚀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 混凝土孔溶液中溶有钾、钠、钙离子等,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比普通水低,在 不掺盐类的水泥浆体中的自由水的冰点约为-1~-1.5oC。由于孔隙表面张力的作用, 不同孔径的孔内水的饱和蒸气压和冰点不同,孔径越小,孔内水的饱和蒸 气压越小,冰点越低。当环境温度降低到-1~-1.9 oC 时,混凝土孔隙中的水由大孔开始结冰,逐渐扩展到较细的孔。 硬化混凝土中的孔隙有凝胶孔、毛细孔、空气泡等。各种孔隙之间的孔径差 异很大,凝胶孔的孔径为15~100 A;毛细孔孔径一般在0.01~10um之间,而且往往互相连通; 空气泡是混凝土搅拌与振捣时自然吸入或掺加引气剂人为引入 的,且一般呈封闭的球状,混凝土在水中时,毛细孔处于饱和状态,而空气泡内 壁虽也吸附水分,但在常压下很难达到饱和。 一般认为温度在- 12oC时,毛细孔都能结冰,而凝胶孔中的水分子物理吸附于水化水泥浆固体表面,估计在78 oC 以上不会结冰。 因此,凝胶孔水实际上是不可能结冰的,对混凝土抗冻性有害的孔隙只是毛细孔 众所周知,水转变为冰时体积膨胀9%,迫使本结冰的孔溶液从结冰区向外迁移, 因而产生静水压力。显然,静水压力随孔隙水流程长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存在 一个极限流程长度,如果孔隙水的流程长度大于这极限长度,则静水压力将超过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造成破坏。混凝土拌和时掺入引气剂后,硬化后混凝土 浆体内分布有不与毛细孔连通的、相互独立且封闭的空气泡,空气泡直径达25~500 um ,且不易吸水饱和。空气泡的存在使受压迫的孔隙水可就近排入其中,提供了孔隙水的“卸压空间”,缩短了孔隙水的流程长度,减少了静水压力,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冻性大大提高,这就是引气混凝土抗冻性远好于普通混凝土的原因。 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浸渍剂能渗透进混凝土3-4mm深使混凝土结构的吸水率下降90%以上。能减少氯离子腐蚀90%以上;真正的防水透气型产品,不会发生鼓泡、剥落,优异的耐碱性和耐久性,防护寿命达1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