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巧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凝土防腐
发表日期:2015-12-07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巧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凝土防腐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郑颖人目前在做隧道的理论研究,他认为“隧道设计理论方面国内外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设计理论,这点不如桥梁。边坡、地基设计都有安全系数,而隧道至今还没有安全系数的概念。隧道现在在设计、施工等方面还只是凭经验,设计半天,可能都不知道方案是好是坏,安全不安全。尤其在我国隧道衬砌设计很混乱,《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对双线深埋隧道,Ⅱ、Ⅲ级围岩平均厚度为37cm和44cm,《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也大致如此,而国标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同样的跨度只有10cm和12.5cm,相差3~4倍,而且都使用了20余年,至今仍在应用。亟待政府管理部门和规范制定部门的关注,也反映了我国设计理论的认识上还有很大的差异。”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巧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凝土防腐
  
  院士们认为未来要深入发展地下空间。郑颖人院士表示:“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还没有形成。国外地下空间发展较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地下空间已经如同平地一样,汽车火车都是联动的。现在国外利用地下空间深度已经达到了40、50米,而我国仅10、20米。目前我们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很快,但只有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发展较好,还有很大的潜力,但也需要平稳发展。” 对于隧道未来发展,周丰峻院士认为:“首先要形成地下交通网,进一步形成地下分层交叉网络。”他表示地铁的设计要便于换乘,“便捷换乘是地下工程的重要宗旨,地铁环形线路比井字线路更便于不同类型的交通及地下枢纽的连接,这个枢纽既可以走地铁也可以走公共汽车,这一点日本已经做到了,我国以后也必然向这个方向发展。”
  通过采访几位院士,不难看到,我国仍处于桥隧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大批世界级的桥隧工程仍然在建或处于规划期间。相信不远的将来,在我国的山河上将会出现更多隧道,连接全国的交通,缩短城市间的距离。然而,正如院士们所说,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要成为隧道强国,仍需踏踏实实的继续努力。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中巧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凝土防腐

 

  • QQ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